中诗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中诗论坛

以刀为佛,以心为种——洪锦坤《发心菩提》的哲思

2025-08-21 15:15:39 作者:邹一群 | 来源:中诗网 | 阅读:
邹一群,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、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、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,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。

《发心菩提》
洪锦坤 


如果放下屠刀
人间杀业减少
刀器一堆溶掉
铸成一尊佛像
让众生顶礼膜拜
让众生种下金刚种子
让人间未来有棵大菩提树
让大菩提树生百千万颗小种子
让人间未来有万万棵大菩提树
让树荫下皆可停五百辆大巴士
让众生顶礼膜拜竟
让众生归依佛竟
是那一生的我
看那一世的我
坐在菩提树下
成佛


  【邹一群詩評】

  诗人洪锦坤先生的《发心菩提》以极简的意象承载着极重的哲思,将 “屠刀” 与 “佛像” 这对看似对立的符号,编织成一条通往觉醒的轮回之链。

  “放下屠刀” 并非简单的行为终止,而是对暴力根源的消解。当 “刀器一堆溶掉”,物质的形态转化暗含着精神的蜕变——毁灭的工具可化为信仰的载体。这 “一尊佛像” 的诞生,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:它既是众生顶礼的对象,更是 “金刚种子” 的容器。诗人以 “大菩提树” 与 “百千万颗小种子” 的意象循环,揭示了信仰传播的本质:觉醒者的存在,本身就是对他人的唤醒,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颗种子唤醒另一颗种子。

  “让树荫下皆可停五百辆大巴士” 的直白,打破了宗教意象的缥缈感,将神圣拉回人间——觉悟的终极意义,是为奔波的众生提供栖息之地。而“顶礼膜拜竟” “归依佛竟” 的“竟” 字,藏着更深的禅机:外在的仪式终会结束,真正的归依,是认出 “那一生的我” 与 “那一世的我” 本是一体。坐在菩提树下成佛的,从来不是某个孤立的个体,而是历经无数次放下与拾起后,终于与自己和解的灵魂。

  整首诗以 “发心” 为源,以 “转化” 为径,以 “同体” 为果,在物质与精神的轮回中,叩问着每个生命都在面对的终极命题:如何让手中的 “屠刀”,最终化为滋养自己的 “菩提”。

  邹一群 2025.08.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