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讲堂第351讲:我与“孙中山文化”的不解情缘
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、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,其思想和精神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,2025年5月10日,“中山讲堂”351讲特邀著名诗人、学者,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丘树宏先生,讲述他与“孙中山文化”的故事。
丘树宏是著名诗人、学者,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,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,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、第九届兼职副主席,曾任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,珠海市委常委、秘书长,中山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、政协主席。出版个人诗集10余部、人文社科和经济类著作10余部,大型舞台、影视作品10余部。曾获《诗刊》诗歌金奖、《人民文学》创作赛金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等;创作大型史诗《香山颂》《南越王赵佗》等20余部,其中大型交响组歌《孙中山》在海内外演出十余场;是“孙中山文化”“庆龄文化”“赵佗文化”等概念的首倡者。
讲座伊始,丘树宏结合自身丰富的从政经历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底蕴,讲述了他与“中山”结缘的故事。从2004年踏上九连山到珠海、中山的行程,到在报刊上发表《香山梦寻》《人文中山》《小小翠亨村》等作品,丘树宏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乡,让听众深刻感受到孙中山文化与香山文化的紧密联系。
丘树宏主讲“中山讲堂”351讲:我与“孙中山文化”的不解情缘
随后,丘树宏详细阐述了“孙中山文化”概念的诞生历程。2007年初,身为中山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的丘树宏,应市委要求,尝试提出“孙中山文化”概念,并积极推动相关工作。他牵头策划组织20世纪三大伟人故居文化旅游联盟,草拟了中山市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,首次提出了“孙中山文化”这一命题。此后,“孙中山文化”逐步从地方文化品牌发展成为省级、国家级的文化命题。2011年,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孙中山文化,相关文化项目被列入全省重点文化项目;2019年,随着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发布,“孙中山文化”正式列入国家命题,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。这一系列发展历程充分彰显了“孙中山文化”的重要性和影响力。
在解读“孙中山文化”内涵时,丘树宏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,强调“孙中山文化”包含热爱祖国、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,天下为公、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,追求真理、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,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。其外延涵盖孙中山先生的思想、主义、理论和精神,背后的文化元素与背景,文化成就等。其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开放性和包容性。
谈及“孙中山文化”的推进历程,丘树宏坦诚地分享了当时所面临的质疑与挑战。针对学术界认为文化概念可能弱化孙中山精神遗产的担忧,丘树宏表示,“孙中山文化”概念不仅没有做小,反而通过丰富内涵、扩展外延,从人文和“大文化”角度活化了孙中山资源的开发利用。在实际推进中,中山市借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、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契机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如举办“孙中山文化节”、策划“四大系列·十个重点·百项活动”、策划“十个一”工程等,涵盖纪念活动、文艺创作、城市建设、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,促进了中山市文化发展,也使“孙中山文化”深入人心。同时,文学艺术作品创作、文化旅游线路开发、文化物化与活化等项目也进一步推动了“孙中山文化”的传播与发展。
此外,丘树宏还分享了丘(邱)氏与孙中山的传奇缘分,如邱玉如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慷慨解囊、舍生忘死;广东清远阳山的丘氏一门七杰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贴身卫士。这些史实展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号召力,也为“孙中山文化”增添了动人的历史细节。
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,弘扬孙中山文化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。孙中山文化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人文价值链,还能链接“一带一路”、人类命运共同体,是中国乃至世界、人类的重要文化命题。
本次讲座在大型交响组歌《孙中山》尾声“世界潮流”的激昂旋律中圆满结束。听众们纷纷表示,丘树宏的讲述让他们对“孙中山文化”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入的理解,也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的重要性。
本次讲座共吸引线下线上共1.2万余人次参与,“中山讲堂”此次的系列讲座,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系列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为推动“孙中山文化”的研究、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2025年5月10日,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“中山讲堂”351讲:我与“孙中山文化”的不解情缘